当前时间为: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成果 /
教育成果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问题、对策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3-06-27浏览次数:403

    我国自主招生考试制度自实施以来备受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各高校也针对自主招生考试过程中的一些弊端进行了改革。本文从自主招生考试的科学性、公平性、成本与效率三个方面入手,提出新形势下自主招生考试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南京大学实施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实践,分析南京大学在“三三制”教改新形势下面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并展望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趋势,为科学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关键词  自主招生  考试制度  改革

 

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是指高校在教育部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遵循公平、公正、负责的原则,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从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的条件出发,独立自主地拟定招生计划和组织选拔录取的招生制度[1]。自主招生考试制度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作用明显,从高校招生的一种辅助补充形式逐渐演变为特殊人才选拔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最早起源于80年代末的强化班招生,2009年开始实行“三三制”本科教改,根据本科生的兴趣和志向,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培养阶段,以及“学术专业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个性化发展路径,目的是培养各行各业的未来拔尖创新领军人才,怎样才能选拔出综合素质优秀、具备发展潜能的人才,这将对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提出新的挑战。

        一、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问题和对策

        目前国内高校自主招生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自主招生的科学性、公平性、成本与效率。

        1. 增强自主招生考试的科学性

有学者认为高校无招生命题的实战经验,高校自行在短期内组织的测试,对考生知识能力的考核性都往往是有限的[2]。实际上我们很难独立去判断高校自主招生某次具体考试的科学性,甚至去量化自主招生考试的科学性,不同的人对自主招生考试的科学性有不同的观点。自主招生考试制度建立之初的目的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新的途径,如果高校能通过相应自主招生考试招到自己所需要的学生,我们再单独地从考试命题方面去质疑自主招生考试的科学性就显得无意义了。其实,正因为自主招生的自主性,各高校可根据培养需求和招生对象灵活确定多元化的命题,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使得考生从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真正地去考察考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区别于一般的应试考试,具有南京大学特色,不注重考生的机械应试解题能力,而是注重于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这也符合“三三制”教改理念。以匡亚明学院招生考试为例,匡亚明学院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主要从事基础学科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人才的预备力量,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较宽厚的业务基础,有较强的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并且经过进一步深造后,能够适应各学科之间日益渗透的发展趋势和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这类人才除主要从事基础学科(边缘性学科)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以外,还可以在应用学科中发挥重要作用,或在某些多学科性大型研究项目中进行业务组织与协调工作。因此,在制定相关招生考试制度时,主要采用“笔试+面试”的考核方式,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还包括判断推理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等。这类考试的优势在于,在不提供考试大纲和考试内容的前提下,学生完全凭借扎实的基础和综合能力进行“裸考”,考试的内容涉及人文类(包括文学、历史、社会、经济、法律、政治等)、自然科学类(包括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地理等),学生如果一味进行应试训练,不注重平时的积累,往往是很难招架的;同时在设计题目时,更加注重渐入式的追问,一个问题的背后,往往是多学科的视角,学生如果没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也是难以应对的。只有在这种考试模式下,一批真正优秀的人才才能脱颖而出。

        2012年,南京大学正式启动“大学—中学人才协同整合培养试验计划”,和苏州中学联合创办“匡亚明实验班”,这也是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探索。经过南京大学组织的特色考试,共有20位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入选该计划,他们前两年在苏州中学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经考核合格后第三年进入南京大学学习。学生在苏州中学学习期间,南京大学提前介入学生培养,包括两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选派高水平教师参与教学、引入研讨式教学法等。该计划的实施,除了为南京大学选拔一批拔尖优秀生源,还将达到三个目标:一是改变目前中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局面,二是探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模式,三是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良好示范。

        2. 确保证自主招生考试的公平性

自主招生考试制度实行后,有关自主招生的公平性问题就备受关注,其实只要涉及高校招生的任何招生制度,公平性问题都会成为热议话题,自主招生的公平性涉及许多因素。

        可比性差、地区和城乡差异和考生成本增加都会影响自主招生的公平性[3]。各高校为招录特殊人才,会选用不同的考试内容和不同的考试方式,与讲求规模的统一高考相比,可比性较弱。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差异明显,因此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应尽量避免考试命题大多基于城市话语的情况,注意到因埋头读书而知识面欠缺、因经济原因无法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因教育开放程度低而导致表达能力落后的农村学生,尽量减少可能导致考试不公平的因素。自主招生考试过程中往返的食宿路费将会对低收入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从而影响了低收入阶层考生参与自主招生考试的积极性,这也是自主招生考试中农村考生所占比例远低于普通高考的原因。

        自主招生考试的舞弊行为将直接破坏自主招生的公平性。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影响重大,如厦门大学张亚群认为“高考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能否有效遏制招生舞弊行为,维护教育公平和提高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4]。为了确保自主招生的公平性,要协调好自主与监督的平衡。高校一方面要增强自觉自律,制定严谨公正的自主招生录取规则,规范操作,不受权、钱、情的干扰和影响;另一方面要强化外部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管,提高社会公信度。

        南京大学在自主招生考试过程中努力消减影响自主招生考试公平性的因素,以促进全社会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推出几项改革举措:

        第一,实行“招考分离”。自80年代强化班招生考试开始,南京大学就实行“招考分离”政策,2009年正式成立考试中心后,进一步明确了考试中心和招办的分工,招办主要负责招生,考试中心负责考试,从命题到阅卷、核分登分,除了完成不同种类的招生考试外,考试中心还承担与命题、考试管理等相关工作的研究,致力于不断提高自主招生考试的质量。

        第二,纪检人员全程参与。从自主招生考试命题、考试实施、阅卷核分至招生工作,学校纪检人员全程监督,确保自主招生考试安全。

        第三,根据招生考试具体情况,实行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南京大学在2012年艺术特长生自主招生考试中,充分考虑艺考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为彻底杜绝考试舞弊行为,首次尝试进行“三盲”考试。首先,封闭命题,命题专家所出的视奏、视唱、视跳的题目都在纪检老师的监督下统一封存,直至开考前当面启用,杜绝了题目的提前泄露,此为“一盲”;全程录音、录像,考生不与考官有任何接触,此为“二盲”;匿名异地评审,异地考官不熟悉考生的任何背景信息,单纯从作品角度给分,摒弃了人情分、关系分,打破了考生与本地考官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纽带,保证了评分过程的客观、公正,此为“三盲”。 这项突破性的措施完全改变了以往的模式,所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实现了“零投诉”,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认可。

        3. 降低自主招生考试成本,提高选拔效率

        自主招生考试的效率问题一直广为学者所诟病,各高校单独招考,考生需重复往返于各个考点之间,加重高校和考生的经济负担,各高校也做了大量的“重复劳动”。高校和考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结果是许多高校往往几千人报考,最后5%的名额也只有3至4成被有效利用[5],其余考生要么无需享受任何政策的“优惠”,要么根本没有达到自主招生的基本要求。致使自主招生录取率较低另一个原因是考生的诚信问题,有的考生成绩出来后“另攀高枝”,各高校对相对稀缺的优质生源的竞争也会加剧这一问题。此外,还可能涉及到考试安全工作问题,每年都有数量众多、规模巨大的考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这对学校的考试安全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考试风险也随之大大提高。高校自主招生并非等同于要求所有高校自行组织考试,高校自主招生并非都要自行举办招生考试[6]

        日本国立、公立大学从1990年就开始推行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各高校自行组织的自主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各大学自主决定中心考试结果在选拔标准中所占的比重,且自主招生考试可以形式多样、因校而异[7]。国内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也呈现这一趋势,联考和高校自行举办的入学考试相结合,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提高入学选拔的效率和信度。典型的是在2010年出现了一种新的招考形式即联盟招考,其主要代表为“北约”、“华约”和“理工联盟”。参加联考的学生可以凭一次初试成绩申请联盟内的多所学校,降低了自主招生考试的成本,增加了考生的机会。

        南京大学在2010年就认可了“华约”自主招生统一考试即“AAA测试”的成绩,根据申请考生的学业能力测试成绩,筛选确定参加南京大学特色测试的候选考生,这样避免了其他考生的无效奔波,大大缩减了前往南京大学参加二次测试的人数。南京大学根据学业能力测试和特色测试综合成绩,按照“全面衡量、公平公正”的原则给予不同的优录政策。南京大学在自主特色测试时,合理安排测试时间,简化测试程序,尽量降低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产生的经济成本。

二、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展望

教育部部长袁仁贵指出,自主招生改革必须向前发展,不断推进;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妥,逐步推进。靠自律、靠制度、靠监督来保证公平[8]。南京大学实行的“三三制”教改对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提出新要求,必须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深化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与时俱进。总体而言,其改革走向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 调整招生考试办法

现阶段自主招生考试主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考量方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受测试内容、时间和场地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的真正水平并没有得到体现。高校可对考生进行阶段性考量,可有充分的时间来了解和考量学生,如清华大学即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冬令营活动,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拔。高校还可从多方面考察考生的能力和适应性等,针对不同考生采用富有个性化的考试内容,可考察考生高中阶段的平时学习成绩及他们的兴趣、适应性和目标意识等,具体的内容可因高校而异。

        2. 关注招生考试公平问题

       在自主招生考试过程中,考量方式和内容尤其应注意城乡差异、地域差异等因素。例如,现流行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对于公司或公务员招聘来说,不失为一种科学的面试方式,但在自主招生考试中,这会导致对一些受教育环境所限而表达能力较弱的农村考生不公,削弱农村考生的竞争力。国内的一流高校,在稳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的进程中,让农村考生或弱势阶层考生通过正常的自主选拔途径, 实行公开公平的考试竞争[9]。自主招生考试的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建设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重点,必须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使自主招生考试免受腐败侵蚀。

        3. 降低自主招生考试成本,提高选拔效率

现阶段的“联考”机制虽然节约了许多考生的费用,但现行的各校特色测试机制还是需要考生奔波于各个高校之间,随着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化,一些水平接近、理念相通、对人才需求存在共性的高校可以打破联盟的壁垒,实现特色测试成绩的互认。同一所高校的各个类型的自主招生考试也可尽量合并,考生在某高校测试的成绩在申请该校多种类型的自主招生时可多次使用。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探索和其他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经验的分析,期望能为南京大学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化提供借鉴,使得自主招生既能保证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又能选拔出符合“三三制”教改理念的拔尖创新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继明.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角度审视高校自主招生[J].湖北招生考试,2005(8):68-72.

[2] 宗俊峰,王燕.关于自主招生政策的思考[J].北京教育( 高教版), 2005(4):40-42.

[3] 张继明.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走向研究[J].教育与考试,2007(5):7-10.

[4] 张亚群.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制度选择[J].复旦教育论,2006(3):8-11.

[5] 钟靓.关于高校自主招生的若干思考[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3): 62-64.

[6] 张亚群.高校自主招生不等于自行考试[J].教育研究,2005(3):34-36.

[7] 张雪丽.日本国立、公立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制度的形成背景、表现形式及特点[J].教育考试,2011(4):33-37.

[8]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谈自主招生[J].高校招生,2003(6):13.

[9] 张亚群.完善自主选拔机制[N].中国教育报, 2007-03-22.

 

(作者:刘云飞、张亚权、沈群、于天禾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考试中心)

 

COPYRIGHT ©2022 徐州市德硕学校 招办电话:13776791685 18752192685 地址: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青泉街1号 备案号:苏ICP备2024060909号 网站首页站内地图